锡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质公园(以下简称公园)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位于内蒙古高原上“世界四大最美草原”之一的锡林郭勒草原中部。公园坐落在锡林浩特市城区南侧,其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白银库伦牧场境内,面积为91.27km2,分为鸽子山东、西两个园区。自治区地质公园平顶山园区位于贝力克牧场境内,面积为15.72km2。
公园内火山地质遗迹保存十分完整,地质公园内不仅有典型的新生代火山地质景观,还拥有着广阔的锡林郭勒草原风光及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属于以火山地质遗迹景观和原生态草原风光为主,人文历史、科研科普、民族风情及产业观光资源景观等多元素并存的大型草原火山地质公园。平顶山园区的多阶熔岩台地、鸽子山园区的火山锥、喷气锥、火山口、熔岩流等星罗棋布,错落有致,盛夏季节,园区内数百种野生植物花草竞相开放,绚丽多彩,嫣然是一座独特的天然草原火山博物馆。也是青少年探索地学知识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实践场所。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锡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质公园按照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地域空间,满足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公园内典型的火山地貌资源的分布状况,将锡林浩特火山群密度最大,火山类型最全,地质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区域划定为地质公园保护区范围,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实施严格的保护。
锡林浩特火山群属于北东向大同—大兴安岭新生代火山活动带,火山群内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性,自上新世开始,经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不同演化阶段,不同期次的火山产物呈多级熔岩台地展布。上新世和晚更新世火山活动强度大,晚更新世是火山活动的鼎盛时期。上新世和中更新世火山锥均已剥蚀殆尽,晚更新世以来火山保存完好,大约有100余座不同类型的火山,是世界大陆区第四纪分布面积最广、火山锥数量最多的火山群之一。
公园范围内主要地质遗迹19处,其中,国家级以上地质遗迹8处,自治区级地质遗迹11处。公园内火山地貌发育完整且类型多样。贝力克牧场多阶熔岩台地(平顶山)由数十个火山锥状的多阶熔岩台地组成,这种火山地貌景观在内蒙古自治区、乃至我国和世界上都屈指可数;鸽子山火山是全新世火山中基本未遭受风化剥蚀的玄武质火山,结构保存十分完整,且锥体雄伟壮观,破火口形态奇异,熔岩流规模宏大;园区内喷气碟(锥)的数量和保存完整性在国内外极其稀有,堪称世界瑰宝。此外,大脑包火山、大敖包火山、鸡冠山火山、马蹄山火山等火山机构地质地貌景观各具特色,分别表现了火山渣锥、火山碎屑席、火山溅落锥、喷火口和熔岩流等火山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在这片辽阔壮美的原生态大草原上,至今还保存着如此大规模完好的火山地质遗迹实属罕见。
2011年市级地质公园开始建设,2013年取得自治区级地质公园资格并在平顶山园区揭碑开园。2017年10月获得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称号,2018年3月获得国土资源部国家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2020年完成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全面调查工作,并建立了地质遗迹数据库,地质公园逐步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锡林浩特市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确保重要生态系统、自然地质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将锡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质公园打造成千里草原风景大道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锡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与等级表
序号 |
地质遗迹名称 |
类型 |
等级 |
1 |
鸽子山火山喷气锥(碟) |
火山机构 地貌景观 |
国家级 |
2 |
鸽子山复合火山锥-鸽子山 |
国家级 |
|
3 |
鸽子山复合火山锥-鸡冠山 |
国家级 |
|
4 |
马蹄山火山 |
国家级 |
|
5 |
大脑包火山渣锥 |
国家级 |
|
6 |
大敖包火山口 |
国家级 |
|
7 |
1418高地火山机构 |
自治区级 |
|
8 |
木盖扫勒乌拉火山 |
自治区级 |
|
9 |
阿斯根火山口 |
自治区级 |
|
10 |
大磨盘山火山 |
自治区级 |
|
11 |
大鸡冠山火山 |
自治区级 |
|
12 |
么嘎吓荣火山 |
自治区级 |
|
13 |
多阶熔岩台地(平顶山) |
火山熔岩 地貌景观 |
国家级 |
14 |
鸽子山火山熔岩流 |
自治区级 |
|
15 |
鸽子山小型火山 熔岩冢丘 |
自治区级 |
|
16 |
鸽子山熔结集块岩 |
自治区级 |
|
17 |
鸽子山火山碎屑席 |
火山碎屑堆积 地貌景观 |
自治区级 |
18 |
平顶山多阶熔岩台地剖面 |
火山地层剖面 |
国家级 |
19 |
大脑包火山渣堆积剖面 |
国家级 |